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市宏宇杰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陶瓷动态 >> 正文

漠视中小企业生存将最终摧毁陶瓷产业集群

作者:电子陶瓷    文章来源:陶城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25
最近一篇题为《佛山对陶瓷企业变脸》的署名报道,在业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如果不是奥运会,1相信各方面的反响会更大。《佛山对陶瓷企业变脸》从中央级政经传媒的高度,观察广东“双高产业”节能减排、传统制造业“双转移”的一个标本—— —佛山陶瓷产业的“关、停、转”,虽然未作明显的批评,但字里行间对地方政府部门对陶瓷产业迅速“变脸”,前恭后倨的做法还是疑问多多。虽然上级媒体对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和施政手段的判定没有终局性,但该文无疑再次提升了全社会对佛山陶瓷强行转移事件的关注力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前段时间,东莞在强力推行“双转移”政策时,曾经做过以提高出租屋租金赶走低素质外来务工人员的计划,但这个近乎“弱智”的计划,很快因媒体的批评而夭折。而且,前段时间东莞政府对媒体关于上千家企业倒闭的报道也进行了辟谣。佛山陶瓷的“关、停、转”的进程是否会在媒体的关注下发生逆转?行业内的这种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必须弄清楚的是,佛山陶瓷的情况与东莞鞋业、玩具业等还是不一样:陶瓷的“关、停、转”既是全省“双转移”运动一部分,同时还是“节能减排”运动的一部分,而且后者的份量还更重。“节能减排”涉及科学发展这一重大命题,也是世界性的政治命题,有这一理由就足以将佛山陶瓷纳入强行治理范畴。至于所谓强令“驱赶”的法律依据问题,也基本上不是问题,否则奥运期间也不可能关掉那么多污染企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特色的政经环境下,陶瓷企业与政府的博弈并无多少资本。
    
  企业与政府博弈要想有所收获还得走“专业路线”。何为“专业路线”?所谓“专业路线”,就是要通过专业机构或者专家的调查研究,向政府部门拿出有说服力的专业报告,从专业的角度阐释强行“驱赶”陶瓷企业的恶果。比如,通过分析陶瓷企业大量向外转移对产业集群带来的巨大破坏,来阻遏“关、停、转”的进一步实施。但现实却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自己可能连产业集群是什么都不清楚。去年以来佛山陶瓷硬性的高强度的治理效应,在今年初已经明显传递到陶瓷企业的上游及其他服务业,据一家老牌的为陶瓷企业机械装备提供安装运输服务的公司反应,他们今年的核心业务递减了90%以上,以至不得不开始到江西高安去开拓新的业务。这无疑是佛山陶瓷配套服务业现状的一个缩影。佛山陶瓷企业的衰落必将伴随着配套企业的衰落(南庄最近提出的发展陶瓷机械装备业的宏伟规划是否合乎时宜有待观察),这样过去辉煌的产业集群也就将从此走向衰微,这是产业发展进化的规律。不同的是,我们今天是用行政的方式逆转了原本良性的“进化”。
    
  佛山陶瓷的竞争力很大程度源于庞大、完善的产业集群。陶瓷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产业集群有很大的依赖性,因为它能通过共享资源(人才、技术、信息等)、规模采购及私募等方式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产品的议价能力。去年从佛山转移到江西的几家企业的新生产基地眼下已经陆续点火,原来预计企业生产的综合成本肯定要低于佛山,但现在据反映在江西生产抛光砖的成本非但不降,反而比广东要高。想必这几家“吃螃蟹”的企业在决定转移之前也是考虑过产业集群的集约效应的,只是对问题严重性估计不足罢了。
    
  陶瓷行业是一个提供个性化产品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准入门槛不算高的行业,这两点决定了陶瓷企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但中小企业(目前陶瓷行业所谓的大企业严格说来也是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力军,产业集群也是中小企业的温床,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兴起。今年下半年行业遇“冬”不觉“冷”的实际上也是过去一批走得较稳健的中小企业。因此,从逻辑上看,佛山陶瓷只留下部分所谓的大企业,完全漠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会从根本上摧毁整个产业集群,这样下去未来我们失去的一定会是整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