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市宏宇杰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陶瓷动态 >> 正文

陶瓷行业的冬天在哪里?

作者:电子陶瓷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29
近段时间,受大环境、小环境的影响,部分中小型建陶企业经营上有点步履维艰,还有些一直处于旺销的品牌则出现销量下滑,业内还停了不少生产线。于是,引发了行业内专家学者的“冬天论”,派生出来的还有“安全过度”等等。这让笔者想起05年的一幕。当时,也是原材料大幅涨价和终端市场销售乏力,让陶瓷行业如履薄冰,媒体不断爆出陶企停产、关门、甚至老板逃跑的消息而坊间则传闻,进入05下半年后,仅佛山就有近一半生产线停机。于是,“市场黑夜论”占据主流,几乎所有业内媒体及业内专家都称建陶行业遭遇到市场黑夜,并预言06年比05年更难做,整个行业都处于悲观的氛围中。 

  笔者初入行业,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市场进行观察和思考后存疑,斗胆写了《市场黑夜孕育陶业曙光》(见05年11月份的《中国建材报》、《佛山日报》),提出“这状况下,任何忧虑、担心、悲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忧虑、悲观之余,也应该看到其对行业的利好消息……这些企业的倒下,不仅不会损伤陶瓷行业,反而会使得陶瓷行业的兵马更显得强壮同时,也会使多年来在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产品质量、档次徘徊不前,靠低价格恶性竞争的现象有所改观。”“这正是中国陶瓷业真正强大起来的曙光。”“我们有理由相信,曙光之后,一个辉煌灿烂勃蓬向上的中国陶瓷业将会展示在世界之前!”接下来,06、07年到底市场是好是坏,相信业内人士比我更清楚。

  其时,关于导致建陶企业出现破产、倒闭、停窑的原因,陶瓷行业的人士几乎有这种思维定势:一是煤、油、汽等原材料大幅度的涨价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压缩房地产投资造成的终端市场压力。对此,我专门撰文《被冤枉了的原材料涨价和房地产压缩》(见05年12月份的《中国建材报》)“对于一个正常的行业来说,上游原材料的涨价,不仅不是坏事,而且意味着利好消息。因为伴随着原材料的涨价是产品的涨价,而企业已储备的原材料和产品库存都在涨价中升值,给企业带来坐而能享的丰厚利润反而是原材料的下跌,给生产库存和原材料储备带来利润风险。至于国家压缩房地产投资,对终端市场造成的影响肯定有,但并不是很大,也不是致命的。压缩房地投资过热仅是针对大中城市。与此同时,近两年来国家在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减轻农民负担方面所做的努力,使得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农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广大的农村,世
代生活在那里的农民,基本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要盖上座像样的房子,这些建陶消费市场的需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对这场困局和风险,我们实在是冤枉了材料涨价和压缩房地产投资,而真正症结应该是长期存在的建陶行业自身的种种弊端,而原料涨价和房地产压缩,至多是引发的诱因而已。”可能是这两篇文章观点太另类,业内报纸都没刊发,因此业内看到的人不多。

  纵观当前行业的整体形势,与05年有其相似性,如原材料涨价和地产因素,也有其不似性,如环保政策、人民币升值、收缩银根等的影响。本人以为,行业暂时遭遇这些小波折,都是发展之路必将面临的问题。作为刚刚步入春天的中国建陶行业,离夏天尚有很远的路,遑论秋冬,如果现在果真有些凉意,至多是场“倒春寒”。因此,我私下以为“冬天论”似乎不太妥当。事实上,我个人依然看好08年的市场,就在08年之初我还曾经《2008年,建陶市场应该火》,认为对于强势企业来说,是不错的一年,因为佛山将有大批企业要关,可能会缓解竞争压力。从现在的情况看,基本上强势企业的销售都比去年同期有所上涨,有些还同比上升了50%以上,这怎么是“冬天”的征兆呢?

  至于说到许多企业关门,好多并非经营原因,如佛山的企业更多是因为环保问题被政府强行关闭的。而且停窑关闭的规模也并非那么恐怖。譬如:四、五月间,媒体和坊间传出因为奥运会原因,淄博产区几乎关停了所有生产线,其实本人6月下旬去淄博产区实地考察,并不是那会事。当时,某华东企业停掉了在淄博生产基地的生产线,另一家瓷片企业因为原材料上涨,加之产品库存较大,三条窑暂时停了一条,其它整个产区的生产线基本都在正常运转。至于传言关停的事,只是当地政府强行关闭了所有的土窑炉,虽然数量不少,但产量简直就可忽略不计。

  当然,真的有些企业出现停窑也大多与自己的经营有关。在06在市场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业内企业的生产线都开足马力,仍不能满足终端市场的需求,业内曾是赞歌一片,本人也为业内企业泼过冷水。撰写文章《在陶业曙光来临之时的忠告》(见06年7月份《佛山日报》和《陶城报》)提出:第一,不要再盲目扩产,与其做大不如做强。第二,不要再模仿别人,要学会自主创新。第三,不要再只卖产品,还要卖品牌。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家企业如果仅靠模仿没有创新能力总是在市场上走不长远。如果在市场利好时没有做出及时调整,市场竞争加剧而出现经营风险,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至于有些一线品牌资金链问题被迫停窑,我早在07年就曾撰文《07,考验建陶企业经营能力》(见《陶城报》)已提到:对胸怀大志的建陶企业家来说,07机遇难得。市场销售仍然保持着自06年以来的旺势陶瓷进入真正的洗牌时代,作为最具垄断性属性的产业,这无疑为强势品牌的垄断和崛起提供了条件各地的招商团频频来佛山招商,向陶瓷企业抛出橄榄枝,在企业用地、贷款等方面提供的优惠多多,给强势品牌提供了快速做大做强的良好机遇。

  但是“扩张却也经受挑战。06、07年销售不错,但整个经营成本却在不断攀升,特别所谓强势终端的大展厅建设,吃掉企业不小的利润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扬,除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外,还挤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所以在利好的市场面前,企业并没有积累下多少用于扩张的本钱。作为大投入、大产出的产业,企业外地扩张少则需投资五、六亿,多则十几个亿。虽然这是计划投资,但以保守步伐在今明两年完成一期工程的两条生产线,直接投入也是个不小的数字,再加上用于生产的流动性资金,对这些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陶瓷企业来说,这个资金数目依然有点庞大。对于这个庞大的资金,他们惟一的融资的渠道就是信贷。地方政府招商时虽许诺给予信贷支持,但地方政府彼竟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受目前房地产泡沫和股市疯狂的影响,国家随时都可能出台金融政策进行调控,那么信贷支持的具体操作便扑朔迷离。假定企业的资金质量不错,贷款不多、欠供应商的货款不多,遇到金融政策变化,贷款无法到位仍可以支撑,如果本来企业资金实力不强,基本在靠信贷和拖欠原料款发展,资金链本来就绷得紧,便没有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在这场扩张中,最保守估计全国新增生产线也有150-200条,从生产线的数字上看不大,但新增线的产能1条抵过去旧线的二三条,产能就大了。那么从明年起,终端大战会将会进一步升级,市场形势更加严峻,万一某个月的销售不佳,资金链就可能崩断。此时,无论品牌多好,销售多好,都可能引起经营危机(05年就有类似例子,品牌和市场销售都不错,就因资金链一时崩断,企业倒了)。”

  “如果不扩张呢?怕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作为半资源型的产业,又戴着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帽子,在国家加大环保整治力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将来肯定会对建陶产业逐渐从政策上收紧,在建设申批及企业用地,甚至资源的开采方面都有可能作出严格的抑制措施,同时通过对规模小、生产落后、能耗高、污染高的企业淘汰等手段(犹如这些年来如对小造纸、小钢铁、小水泥的关停),提高行业进入门槛等手段,提高产业质量,逐渐做强这个行业。这大概也是大多数地方政府纷纷招商的原因,想搭最后一班车,趁国家还未收紧政策前,先在当地将产业发展起来,否则等国家政策收紧,空有资源优势也无能为力了。那么企业也同样面临的这样的问题,不扩张不仅有可能失去国家宽松的政策、地方的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别的品牌借此扩张做大后,在这个不进则退的大时代下,自己的竞争力就会减弱,也许就会被对手永远甩在身后。”在08的市场形势下,我的07年预言被一一呈现。

  其时,本人还准备写篇《07建生产线,不如08收购生产线》,后来还是觉得不要把问题说得太白了,所以没写。

  当然,我不同意行业“冬天”的还有:一、市场持续在销售,没有政策要求建陶业不能生产或者限制谁使用二、原材料涨价是利好,就像“地价上升,房地产公司是利好一样”,怎么成了“冬天”的雪花三、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也是市场竞争法则,行业没有冬天,有冬天的只是某些企业四、虽然有金融界人士认为:人民币的升值进程至少还会持续一年以上,“5时代”可能是本轮升值的歇脚点,但是国家采取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防止经济过热增长,随着调控作用的显现,经济面已经基本不再支持人民币汇率持续快速升值五、国家货币从紧政策基本没有再收紧的可能,随时就会松动。据最新消息,人民银行已同意调增2008年度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鉴于小企业融资的主力银行主要是地方金融机构,本次调增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分析人士表示,“区别对待”政策反应了央行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