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市宏宇杰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陶瓷动态 >> 正文

佛山陶瓷:当下最重要是从工厂中走出来

作者:电子陶瓷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18
今天的佛山陶瓷业,不可避免地面对了市场与行政权力的双重选择,但其共同结果都是异地发展。事实上,无论是东鹏、新中源这样的政府提出的“扶持壮大”的一批,还是有幸将被“改造提升”的一批,抑或是更多不幸的“转移淘汰”的一批,都必须向外扩张自己的产能,尤其是依靠产量薄利多销型的企业。 

  从佛山到江西高安,这是一条长达1000公里的产业转移之路。这个跨度,对许多陶瓷企业老板来说,从企业财务实力来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空间距离同时,从企业的运营能力来看,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管理魔障。

  打造陶瓷业总部经济,也就是要把企业的决策、研发、营销等“软实力”保留在佛山,而将生产车间转移到成本更低或者更接近能源与原材料的地方去。

  这样产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企业决策者无法像过去那样非常方便地对生产车间进行“目视管理”(在生产管理上,“目视管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此处,我们主要借用这个概念来表示决策者对生产管理的介入)了解佛山陶瓷了解陶瓷行业上佛山陶瓷网。对许多习惯在工厂中巡视的企业老板来说,生产管理无法“目视”,不能听到机器的轰鸣,无法即时看到产品的样子,除了带来心理上的不安,更是管理思维上的一种挑战。

  当然,擅长“目视”的老板,是很容易从现场的一些直觉中,发现生产管理、生产工艺的问题或者产品的问题,这是厂长型老板的优势与自信,也是此间很多陶瓷企业老板的现实写照。

  佛山的陶瓷业,与珠三角其他地方的加工贸易有着巨大的差异,就是陶瓷企业完全拥有自己的市场,并且,优秀企业表现出对市场的高度控制能力。这一点,要求企业的决策者,除了要重生产、重质量(陶瓷的工艺性,一般不便进行oem),还要重市场信息、重渠道建设。也就是说,陶瓷企业必须能完成“市场-研发-生产-市场”这个圆环的管理控制。

  今天,陶瓷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将生产从这个圆环中移植到一个距离首脑机构1000公里之外的地方去,而不影响这个圆环的正常运作。

  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事实上,没有一个企业能采取“休克疗法”的方式,从佛山关闭生产工厂,然后将其整体迁移到1000公里之外。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佛山陶瓷企业“转移生产”,无不是在过去的几年中,借扩张之机同时进行了生产转移(今天仍没有在外地设立新厂的企业,在大限来临之际,几乎都要面临永久关闭的厄运)。

  事实上,这种扩张性的生产转移,正是经济“全球化”下的大企业生存之道——在最合适的地方配置资源和市场。对佛山的陶瓷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一种被动选择,而应当是一种主动出击。因为相对来说,内地除了更低的成本,也意味着更接近消费市场。

  佛山陶瓷业的老板,当下最重要的一门功课就是告别过去的“目视管理”,从工厂中走出来。不是去管理生产,而是去解决产区与产区,产区与市场的有机关系。从成本驱动型的生产思维,走向“成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思维。